目录

欧 氏

【欧姓源流】

源流一

出自姒姓。与欧阳姓同宗。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,被封于会稽,建立了越国,为诸侯国。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。十九年后,勾践又复国。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。被楚国所灭,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,以山南为阳,所以称为欧阳亭侯,无疆的支庶子孙,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,形成了欧、欧阳、欧侯三个姓氏。后来虽然也有欧阳、欧侯省姓为欧,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。

欧阳、欧氏与越国之渊源关系:

唐太宗敕定《欧阳氏谱序》:欧阳氏者,越王之胤(裔),姚(摇)王之始也。越王无疆之子,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因以为氏。

北宋欧阳修撰《欧阳氏谱图序》:欧阳氏之先,本出于夏禹之苗裔。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,使守禹祀。传二十余世,至于允常,允常之子曰勾践,是为越王。越王勾践卒,子王鼠与立。自鼠与传五世,至王无疆,为楚威王所灭,其诸族子,分散争立。滨于江南海上,皆受封于楚。有封于欧阳亭者,为欧阳亭侯。欧阳亭,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。其后,子孙遂以为氏。汉高祖灭秦,得无疆之七世孙摇,复以为越王,使奉越后。

民国十三年(1924)甲子岁姚星吾撰《欧阳氏族谱原委序》:尝读《史记·世家》按:欧阳氏,本颛顼之后,夏禹王之苗裔也。传五世,至帝少康,封庶子无余于会稽,使守禹祀。历夏、商、周,传二十余世,至无疆,为楚威王所灭。无疆子蹄复受楚封。居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侯,子孙遂以为氏,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。然其后,最显而可考者,在汉则有东越王摇,在晋则有冯翊太守欧阳建,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,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、穆国公欧阳頠,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、银青光禄大夫、开国公欧阳询,刑部侍郎、金紫光禄大夫欧阳通,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、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、文忠公欧阳修。

《路史》“欧条”上记载说:“越王无疆次子,封乌程余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。”  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:“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强,为楚所灭,无强子蹄,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。”

  《元和姓纂》载“瓯:东瓯王之后”。

 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: 因封受姓曰欧阳,道德文章百世芳。上溯黄帝及大禹,禹第五世名少康。 庶子无余封会稽,二十余世至允常。常子勾践封越霸,传衍六世乃无疆。 伐楚楚伐族属散,子蹄封欧余山阳。苗裔因之为姓氏,五世名摇汉封王。

晋江龙湖欧阳氏寻根

  一代无壬——二代夫谭——三代允常——四代勾践——五代鹿程——六代不寿——七代州句——八代翳——九代诸咎——十代无颛——十一代玉公——十二代恒公——十三代朝公——十四代睦公——十五代无诸——十六代摇公——十七代涿公——十八代郢公——十九代攀公——二十代迹公——廿一代高——廿二代天支——廿三代地余——廿四代政公——廿五代襄公——廿六代翕公——廿七代复公——廿八代建公——廿九代质公——卅十代成公——卅一代晋公——卅二代启明——卅三代乾公——卅四代焕公——卅五代睿公——卅六代景达——卅七代僧宝子三危盛邃——卅八代危公子二纥约、盛子护、邃子二宪直——卅九代纥公子四询亮德器、直子三员哲真——四十代询公子四卿肃伦通、员子韶——四十一代通公子三幼明幼主幼咸。

  注:上述福建欧阳氏谱中, 十一代玉公——十二代恒公——十三代朝公——十四代睦公——十五代无诸,是闽越系的,而摇本为东瓯国君,为何放到闽越系中去,原来摇是三越首领,史书也称闽君摇,应是抗秦战争从东瓯退入闽地的结果。由此可见闽越国也是欧阳氏。

  根据广东新会《区渭泉祖家谱》记载,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,伺奉大禹的宗祠,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,食粟于欧山,因而以“欧”为姓。

  欧阳氏绝对是早于蹄之前就有的。

源流二

出自独孤氏。由于逃亡、迁徙、避难以及其它原因,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,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。

源流三

来自孔氏。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改姓了欧氏。

源流四

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⑴.明朝初期迁居于查海(今辽宁阜新)的蒙古贞部中,有一个努日艾里部落,部族人称欧力氏。蒙古语“努日艾里”的汉义就是“靠湖之村”,音译为欧力营子,欧力氏即以居地名称为姓氏,汉化今称欧氏。

⑵.蒙古族努图格沁氏,源出蒙古察哈尔部,明朝时期所冠汉姓即为欧氏。

源流五

源出待考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
老满洲欧寇氏,满语为Oko mongu,汉义“犁铧”,世代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地区,但人数很稀少。奇怪的是,至今满族人皆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,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氏。

源流六
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今壮族、白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欧氏族人分布,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欧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【各支始祖】

越王勾践、越王无颛(无疆)。

【欧姓分布】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,由于逃亡、迁徙、避难以及其它原因族人分散各地,如今,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广东、湖南等省多此姓,上述两省之欧姓约占全国汉族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一。其余主要分布在江西临汾、吉安、永丰、万载;湖北枝江、荆州、潜江;广东潮州、汕尾、广州、河源、新会、乐昌市;河南新郑;四川绵阳、遂宁;安徽阜阳、滁州;湖南长沙、衡阳,浏阳、武冈、隆回、永州祁阳 宁远也有很多、衡阳地区的有衡阳县,衡南县,常宁市的大堡乡欧姓是非常多的,且比较集中的居住 ;贵州;吉林白城、广西滕县、贵港等地。

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一脉,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。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。

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,区、欧、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。

【郡望堂号】

平阳郡: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: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。西汉初年(己亥,公元前202年)置平阳县,治所在平阳(今山西临汾)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(丁卯,公元247年),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,设置为平阳郡,治所亦在平阳(今山西临汾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霍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,境内为司州平阳郡,辖十县。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,辖十二县。西晋永嘉三年(己巳,公元309年)初,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(隰县)迁都平阳,称帝建汉,境内属之。东晋时先后属并州、雍州和冀州;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,辖七郡二十县;北魏神鹿元年(戊辰,公元428年)始筑白马城(今山西临汾),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。孝昌二年改置唐州,治所在平阳故城(刘村);北魏建义元年(戊申,公元528年)改称晋州,移治白马城,与郡县同治,沿用至今。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,是“邹鲁圣地”,为中国儒学发源地。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,秦朝时期开始设置“驺县”,历汉、晋、南北朝,及唐朝初期改“驺”为“邹”,称“邹县”,沿袭至1992年10月,撤县设市,称邹城市。

庐陵郡: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(甲戌,公元194年),治所在石阳(今江西吉水,一说在江西吉安)。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(今江西泰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、峡江、乐安、石城以南地区。到了唐朝时期,又改名为吉州。

渤海郡:西汉时期从巨鹿、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,治所在浮阳(今河北沧州东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。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(古女真族)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,先称振国(震国),又称渤海国,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。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,遂名渤海。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,在今辽宁、河北、山东三省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。后唐同光四年(丙戌,公元926年),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。

鄱阳郡:本为春秋楚之番邑,秦朝时期置番县。西汉时期改名为番阳,三国时期孙权设鄱阳郡,治鄱阳县,辖境为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。其地的东部和东南部紧邻浙江、福建省,西部和西南部毗邻九江、南昌、抚州、鹰潭市,北部连接安徽省环接景德镇市。治所在今江西省鄱阳市一带地区,境内有著名的鄱阳湖,下辖信州区和上饶、广丰、玉山、铅山、横峰、弋阳、余干、鄱阳、万年、婺源十县,代管德兴市。隋朝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改鄱阳郡为饶州,后罢饶州复鄱阳郡。唐朝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改鄱阳郡为饶州,是域属饶州、衢州、歙州。唐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析饶州之弋阳、衢州之常山、玉山三县置信州,是域属饶州、信州、歙州,隶江南东、西两道。宋朝时期主属信州上饶郡、饶州都阳郡,隶江南东路。元朝时期主属信州路、饶州路及铅山州,隶江浙行省。明朝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分江西为五道,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、湖东道广信府。清朝事情沿明制。民国初期主属豫章道、浔阳道。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主属江西第四、第六行政区。1949年属上饶、乐平二专区,辖景德镇市和上饶、弋阳、横峰、铅山、余江、广丰、东乡、玉山、贵溪、乐平、德兴、鄱阳、万年、余干、婺源、浮梁十六县。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,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。1952年上饶、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,旋改称上饶专区。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,由省直辖。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。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。1964年恢复上饶县。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。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。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,贵溪、余江二县划归鹰潭市。1990年德兴县改市。2000年撤销上饶地区,设立地级上饶市,原县级上饶市境置信州区。2003年波阳县名恢复为鄱阳县。以前,洞庭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,后被人为破坏,湖面剧减,而今鄱阳湖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,湖区周围有许多奇峰异洞,密林幽谷,是著名的游览胜地。

平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渤海堂:以望立堂。

庐陵堂:以望立堂。

鄱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饶州堂。

八剑堂:春秋的时候有欧冶子善于铸造剑,越王请他铸了五把剑(湛卢、巨阙、胜邪、鱼肠、纯钩),后来,干将又为赵王铸造了三把剑(龙渊、太阿、工布),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利剑

。 六一堂:欧阳修号六一居士,即“藏书一万卷,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,有琴一张,有棋一局,常置酒一壶。……以吾一翁,老于此五物之间,是岂不为六一乎?”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“六一堂”。

画荻堂:宋朝的欧阳修,三岁就死了父亲,家里很穷,上不起学堂,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,于是决定自己教他,买不起纸张,母亲就以沙地作纸,以荻当笔,教他识字。经过刻苦的学习,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。

【历史名人】

欧冶子:春秋的时候匠人,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,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,所以以欧冶为姓。

欧宝: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子。平都人,而且性格开朗,为人豪爽

欧普祥:元代起义军将领。

欧大任:明代南京工部郎中,广东顺德人,嘉靖时期国子博士。学者王士贞称其为“广东五才子”之一。

欧信:(公元?~1478年待考),著名明朝将领。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,景泰时,因有广东破贼功,升都指挥同知。不久命守备白羊口,升大宁都指挥使。天顺时,历任广东雷、廉诸府守备、都督同知。佩征蛮将军印,代陈泾镇守广西,曾剿寇。明成化元年(公元1465年),因大藤峡余贼复攻占浔州,被弹劾,召还,管理前府事。明成化七年(公元1471年),充任总兵官,镇守辽东,累败福余三卫兵。明成化十四年(公元1478年),被弹劾,下狱,后释放闲住,含恨而死。

欧磐:(公元?~1483年待考),滁州人(今安徽滁县)。著名明朝将领。袭世职指挥使。明成化中期,历任广西右参将、都指挥同知。屡剿蛮寇有功。分守柳州、庆远。随同平定黄公平、胡公明等乱。弘治中,历任都督佥事、湖广镇守。破府江、永安诸僮乱,击败思恩土官岑濬,铲除其所筑丹良庄石城。为将廉明,能得将士心。明成化十八年(公元1481年)告老归。又二年死。

欧道江:长乐人,明代学者,博学多才,四方师事,从游者数千人。

欧震:(1899~1969),字雨辰;广东曲江人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。粤军讲武堂毕业。欧震原为叶挺独立团的一个营长,“八一南昌起义”时就任第七十一团团长,后随起义队伍南下时阵前倒戈,叛变革命,使南下广州的南昌起义部队遭到重创。在第五次对中国工农苏维埃政权围剿中,欧震随薛岳一路追剿红军,1935年4月15日授陆军少将军衔,任第九十师师长。1936年10月5日,欧震晋升陆军中将军衔,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、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总司令、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第三兵团司令官,参加了孟良崮战役,后任第四编练司令部司令官、广东绥靖公署副主任兼代理广东保安司令、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等职。1949年,欧震逃往台湾,1969年2月13日逝世,后追赠为陆军上将军衔。

欧少久:(1911~?),笔名烧旧,艺名欧宝珊,外号小地梨;北京人。著名相声演员。

欧致富:(公元1915~1999年),原名欧阳致富;广西田阳人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。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。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七军供给部排长,第五师第十五团连长,第十三团特派员,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教导队营长,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,红三十一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。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副营长、营长、团参谋长、副团长、团长。参加了黄崖洞保卫战,在这次保卫战中,特务团抗击了五千余敌军进攻,歼敌近千,而特务团仅伤亡一百六十六人,老百姓称特务团为欧团。八路军总部授予欧团“包围水腰立战功”锦旗,荣获“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”光荣称号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晋察冀野战军热辽纵队第二十二旅旅长,热河军区热中军分区司令员,第十七旅旅长,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师师长,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二师师长。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就出在这个师。锦州战役时,欧致富率第三十一师沿长城南进百里,进攻滦河以东石门地域,一举攻克石门车站,切断了铁路交通线。尔后率第三十一师包围了北戴河,北戴河守敌大部被歼。第三十一师和所在的第十一纵出击北宁线,扫清了滦河以东至北戴河一线各据点之敌,切断了华北敌军的陆上交通,完成了保障东野主力南下,分割包围锦州之敌的任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,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。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副军长兼师长,广州军区副参谋长,1961年任广西军区司令员,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,广州军区副司令员。1979年参与并组织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,为巩固西南边防和捍卫祖国主权不受侵犯作出了贡献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1999年3月28日因病在广州逝世,终年八十四岁。著有《戎马生涯》等。

欧远方:(1922~2001),原名欧元方,字智园;安徽五河人。著名社会学家。1969~1971年11月任全椒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;1972~1975年12月任安徽省“五七干校”党委书记、校长;1975~1976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。1977~1981年4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;1981~1983年4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;1983~1986年4月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、院长;1985~1993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常委。欧远方是第二届、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第五届安徽省政协常委。欧远方同志还曾兼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、省经济学学会会长、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、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、省人才学会会长、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、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、《安徽年鉴》主编、《安徽老年报》社名誉社长等职。

欧伯达:(1925~),号铁樵;湖南衡阳人。著名当代书法家。

欧小牧:(1929~),白族;云南大理人。著名当代作家。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,1949年参加革命,1950年参加云南省文联工作。1957年出版《爱国诗人陆游》。1958年至1979年停止写作,1981年出版《陆游年谱》,1993年出版:《欧小牧文集》著一卷(包长篇小说《包局长歪传》、杂文《盗土集》、历史短篇《七夕》。《浜云英烈传》(章同体长篇小说)。1994年出版(白子白女)长篇小说,1994年出版《陆游集》。1998年出版《陆游年谱》、《爱国诗人陆游》重修本合册。著作《包局长歪传》系1947年出版,讽刺国民党反动腐化情况,全长十八万字。《盗士集》系包《水浒人物论赞》及《儒林外史人物论赞》、已有长篇选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杂文卷》、近又有二篇选入《中国杂文大观(二)》见英特网。1956年2月发表于《民间文学》2月份之白族民间文学《雕龙论》、经上海美术厂改编为木偶片、列入国庆十周年献礼片60年在布加勒斯特获国际电影第二等奖。

欧宗清:(1930~),祖籍海南文昌市文教镇大良亩村,生于泰国红统府。著名泰国华人大亨。2002年5月,他当选泰国海南会馆第二十七届理事长。现为泰国宝拉苏德、欧兰地产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。

欧宗瑛:(1940~),辽宁大连人。大连理工大学教授,著名机械设计专家。

欧国强:(1942~),著名现代地质学家。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研究员,动力学专家。

欧吉坤:(1946~),大地测量专家。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;同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。

欧尧:(1947~),广东肇庆人。口腔颌面外科专家。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,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成员,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委、副秘书长,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,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,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理事。

欧广源:(1948~),广东顺德人。2007~2008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党组副书记。2008年1月起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。是中共第十四届、十五届、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,中共十四、十五大代表,中共广东省第七、八、九届委员会委员。

欧新黔:(1949~),女;贵州贵阳人。化工专家、经济学家。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。历任北京878厂车间支部副书记,厂党委委员;国家计划委员会生产组重工业局、国家经济委员会重工局化建处副处长,综合处副处长,国家计委调度局副处长;国务院生产办、经贸办调度局副处长,处长;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政策协调司副司长,司长;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司长。2002年2月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,党组成员。2003年3月~2008年3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,党组成员。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。2008年3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、党组成员。中共十六大代表,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欧可平:(1949~),四川崇州人。著名现代教育家。1969年1月参加工作,教授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,全国人大代表。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,重庆大学党委书记。

欧进萍:(1959~),湖南宁远人。著名结构监测、控制与防灾减灾工程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欧小胡:原名欧凯明;广西柳州人。著名粤剧演员。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在读研究生毕业。广州红豆粤剧团国家一级演员,文武生,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学生。

欧晓明:现代经济学家。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,教授。

欧晓明:1964年生,湖南化工研究院研究员、副总工程师,中国昆虫学会理事。主要从事新农药创制、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、农药制剂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和参加的在研课题有“新农药硫肟醚的产业化研究”(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)、“新农药HNPC-A2005的创制研究”(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)、“酞酰亚胺类等先导物的优化研究”(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)、“创制农药的风险评价研究”(国家科技攻关项目)、“新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”(国家科技攻关项目)及“环境友好型纳米农药制剂的研究”(国家863项目)

欧进福:现代经济学家。中国外交部政务部部长。

欧广: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四司司长。1962年11月生,广东新兴人,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83年8月参加工作,研究生学历。

欧元霞:湘剧演员。

欧丽娟 (1963~ ):学者,任教于国立台湾大学,主要成就是唐代诗歌、红楼梦,代表作品《论红楼梦》、《红楼梦人物立体论》、《李商隐诗歌》。

欧锦棠(1963年4月26日~):香港TVB艺员,祖籍顺德。

欧倩怡(1979年12月16日~):中国香港艺人,其丈夫为无线当家一线小生郭晋安。